百伯网失败分析
在评述百伯的夭折时,他难掩自己的悲愤之情,“当公司战略方向出错了,是所有公司员工的责任吗?”以下为“雪流星”对i黑马的口述。
我是2011年初加入百伯的,当时百伯才二十来人,我开始担任产品经理,负责百伯的商业产品,就是大家常用的招聘系统等。在2012年新的管理层于进入百伯后,我选择了离开,之所以离开是因为产品策略和方向跟我当初加入公司时的不一样了,而新的管理层所追求的价值也跟我个人的不一样。
(i黑马注:据悉,百度投资做百伯,是通过成立独立公司的形式,让百伯作为一个独立平台运营,但事实并非如此,在管理上,百伯还是由资本方在说话。成立才一年,2011年底,百伯CTO刘平川离职。2012年1月,百伯CEO李珍文离职。李珍文离职后,百伯管理层成员韩晓明出任总裁,负责公司整体运营,但CEO位置一直空缺。) 百伯不死才叫奇迹
百伯关闭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产品方向、团队管理和投资方。三方都出问题了,所以根本就干不下去了,立马关闭也是正确的选择。
大概是2012年春天,百伯从招聘服务网站转变成了一个信息聚合和垂直搜索,等于是做个职位搜索的“小百度”。百度想把百伯打造成一个求职搜索的入口,这事儿就有点儿扯淡了,这相当于百度要做一个C2C的搜索入口。但找个工作职位,有几个人会去百度上搜索求职信息?
百度其实并不清楚百伯在做什么,或者说对百伯的方向是否有希望成功,它没有论证过。就像做聚合搜索平台,这个模式是否成立?百度根本没有实际调查过!它只是想着给求职者一个统一的搜索平台,一份简历投递给所有网站的职位,这个想法非常好,也确实是存在实际需求。但是百度忽略了一个事实——招聘是供大于求的!这也就意味着招聘方在付钱,发布招聘信息,而求职者是跟着招聘方走的。
就像你做一个火车票查询网站,当12306出来之后,这个需求对用户还有意义吗?你还能从这上面找到利润吗?如果招聘领域没有三大招聘网站,都是一些小网站,你做聚合搜索就非常好了。而当智联招聘、前程无忧和中华英才网等三大招聘网站有了知名度,用户覆盖已经足够了,百度觉得自己一家公司就可以改变数十万家HR的行为,这显然有些自大了。
如果这能成功的话,新浪微博和腾讯这两家是不是更有成功的基础,百度有的,这两家都有。所以做个垂直搜索就是扯淡,但是百度太迷信自己的搜索能力以及金钱运作了。百伯不死才叫奇迹呢!
(i黑马点评:按照百伯的运营方式,求职者可以在百伯平台上填写一份简历,当他需要找工作时,就能通过这个平台将自己的简历投送到自己中意的岗位所在的招聘网站,而不用在每个招聘网站重复填写简历。对于HR来说,他(她)也不用在数量庞大的简历中寻找企业需求的人才,他(她)只
需要通过这个平台找到最符合要求的人选,然后直接进入和自己企业有合作关系的招聘网站提取简历。更重要的是,提供第三方服务的人力资源企业可以接入百伯平台,诸如职业测评、培训、身份认定等。有了这些服务提供商,比较高级的求职者可以通过职业测、培训的服务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和职业规划;企业的HR可以借助于这些服务筛选出更加符合企业需求人才。
这种模式可以概述为人才招聘的垂直搜索,对用户来说是非常好的体验——互联网N多招聘网站,再也不用一个个去投简历了。但是恰恰是这种模式让百伯陷入困境,它没能解决收费问题。在既有的在线招聘网站盈利模式中,无论是提供广告还是服务,都可以归结为B端收费,即企业端收费。而百伯的模式是重个人用户(C端),强调个人用户的个人中心,却没法完成B端收费的闭环。) 没有耐心的资方
百伯最早产品的方向都是试探性的,但是投资方百度没有耐心,管理团队跟百度投资方之间也出了一些分歧,所以造成了管理层的更换。而投资一家公司,一年就更换全部管理层,这只能说投资方本身就有问题,或者说双方在沟通上存在着问题。
从成立那天起,百伯就召集了一群招聘行业内的精英加盟,结果中间诸事不顺,先是网站域名不可用,后是公司资质无法通过行政审批。好不容易把这些问题都搞定了,资本方却出来说话:你们搞了一年, 搞了个啥子东西?网站有PV吗?网站有UV吗?什么都没有,还好意思说你们都是精英!随即资本方开始插手公司改革,什么后向付费,什么效果招聘,统统被砍掉。之后公司开始大规模裁员,先是从管理层开始搞清洗,接着是中间层,裁员规模达到了100人。试问,当公司战略方向出错了,是所有公司员工的责任吗? 百伯的死是个好消息
2011年底,百伯举起了裁员大刀,先是把所有的销售砍了个半死,而后又直接撤销了分公司,无可厚非,没有产品可售卖,就算你不裁员,这些原行业的销售精英也会自己走人。接下来把产品部全部裁员,名义是他们不懂招聘,也不懂产品,为此,新的公司高层精心挑选了一批“很牛”的产品经理进驻。当时作为产品部一员的本人,觉得很是气愤,难道我在这个行业六七年的经验,就真的不如新来的产品经理和总监吗?后来,我意识到自己真不如他们。因为我只是死做招聘的产品经理,新的产品经理都是玩运营、玩数据和玩用户的牛人。新的百伯是要做联盟和搜索聚合,而不是招聘服务。
百伯的消亡对于业内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已经上市的前程无忧,可以对自己的股东们讲,我们这个行业是有门槛和行业壁垒的,不是谁想
进就可以进来分一杯羹的。未上市的智联也同样可以告诉自己的投资人,你们看看吧,不是谁都可以在招聘这个行业活下来的,我是有实力的,你们投资我一定会有回报的,这个行业的竞争壁垒已经形成了。中华英才网?哦,算了,Monster(注:中华英才网的投资方)已经从它身上学到太多东西了,它已经成为很多人眼中的典范……对于像BSNS这类的网招聘新兴势力来说,百伯关闭也是个好事儿,未来的强力竞争者又少了一个。
百伯网被迫关闭:传统招聘网站大限将至?
发布时间:2013.04.26 11:34 来源:赛迪网 作者:思雨
【赛迪网讯】4月26日消息,昨日,据一位接近百度的人士向媒体爆料,百度将于今日正式将“百伯”项目组裁撤,整个办公室将会被清空。目前媒体还尚不清楚具体的员工处置计划,以及百度做出这一决策的原因,但拨打百伯北京、上海两地公司的电话均已无人接听。
众所周知,百伯网是由百度投资至少3个亿创立的垂直招聘服务,其主要产品是针对于招聘网站进行职位信息和公司招聘信息检索的垂直搜索引擎。官方此前一直对外称经过近两年的发展百伯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招聘平台,如今看来也只是“黄粱美梦”。
传统招聘续命难
百伯网在上线之初曾试图将自己打造成一个100%开放且具有较强专业性的互联网招聘平台。通过这个开放平台,利用技术抓取全国大小招聘网站的信息,实现在平台搜索职位、发布职位、招聘及求职的一站式服务。
基于百度大平台强大的搜索技术,百伯网的“一站式”开放平台本该像官方预料的那样会推动整个网络招聘行业的变革,缘何到最后会无奈关闭呢?
在笔者看来,尽管拥有强大的资金背景和技术手段,但百伯网仍旧没有跳出传统招聘网站落伍的运营模式,从上线之初就已经在背后贴上了“不盈利”的标签,只不过是自己看不到。
一直以来传统招聘网站“卖广告”式的运营模式屡遭用户诟病,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最终让传统招聘网站自食恶果。一方面是用人企业多番抱怨招聘网站根本招不到合适人才,另一方面是人才吐槽投递出去的简历如“石沉大海”,求职像是奢望。
再加上日复一日的烧钱营销,使传统招聘网站原本就另人堪忧的营收能力更是“不值一提”,最终导致传统招聘网站死伤一片。
2012年中华英才的“插草卖身”就像是一面放大镜,把传统招聘网站的上述“症结”照的无所遁形。如今“续命无望”的百伯,不知会不会预示着今后更多的传统招聘网站会“重蹈覆辙”?
百伯要构建一个信息开放、流量开放、合作开放的全开放平台的这一出发点是好的,但 “高开低走”的产品设计依然没能让自身走出传统招聘网站的队列,招聘网站的变革亟需“对症下药”。
新型招聘考验多
因此,在全球范围内才刮起了一股新型招聘网站的“旋风”,众所周知全美知名招聘网站LinkedIn为代表的SNS招聘利用人脉的传导特性,从根本解决了招聘网站信息的不对称性,进而重创了以Monster为首的传统招聘网站;而在国内,也有如举贤网、猎聘网等“自成一派”的新型招聘平台。
据悉,猎聘网目前主要为中高端职业人、企业和猎头三方搭建一个职业服务平台,根据需求向三方收费。目前已获千万美元级的融资,发展势头迅猛。
举贤网的模式则是定位人才推荐平台,通过荐者有赏的平台模式,以职业顾问推荐为核心,平台一方面为用人企业提供人才推荐服务,另一方面为中高端人才提供就业机会,同时职业顾问更可以通过平台获得人才推荐报酬。
尽管两家平台作为国内新型招聘网站的代表受到了投资人和媒体的不少关注,各自的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
据悉,虽然是平台化的运营思路,但猎聘网除了是信息平台外,自身也在积极拓展企业客户,这就与猎头公司起了业务冲突。一边是对外声称和猎头合作、鼓励猎头在平台发布职位;一边又在抢猎头的饭碗,二者的关系这时就有些说不清道不明了。
日前猎聘网封杀平台猎头用户账号一事就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过河拆桥”的讨伐声一片。因此,有业内人士分析后指出,看似平台化的猎聘网,实则是在试图打造一个“高端的传统招聘网站”。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