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网

标题: 百伯:3亿元“现金+资源”也砸不成的生意 [打印本页]

作者: xgnic    时间: 2013-6-9 09:32:18     标题: 百伯:3亿元“现金+资源”也砸不成的生意

4月25日更新:今天网络上百伯被裁撤的消息到处传播。据接近百度的人士爆料,百度将于今日正式将“百伯”项目组裁撤,整个办公室将会被清空。本文首发于 2012-6-20


你一定听说过“度娘”,而听说过“百伯”吗?

当2011年1月百度强势插入网络招聘行业时,在网络招聘市场里混饭吃的玩家们都打了个寒战:手握海量信息和海量用户的搜索巨头,杀进里来了。

在网络招聘市场,百伯是个富二代。江湖有传言,为了创办百伯,百度不惜在智联招聘、51Job、中华英才等三大龙头招聘网站高薪挖角,挖来了曾在智联招聘有过8年从业经验的集团副总裁李珍文任CEO,原智联招聘的集团代理CTO刘平川任CTO,百伯半数以上的员工都是来自上述三大招聘网站。

网易科技报道说,母公司百度对百伯注资近1亿元,另外还通过SEM、百度联盟、全流量广告等形式提供价值约1亿元的推广资源。百伯刚上线时的雄心是,两年内欲做进行业三强。

2011年11月,百度再次注资超过1亿元,用于百伯产品研发和品牌建设。
但一年多过去,百伯,这个臆想中的大块头展现出的并不是威慑力,反而是路线的摇摆。那些亮闪闪的成功要素,并没有帮百伯到达成功。

定位与战略的摇摆


市场所见,百度做招聘,摇摆了这么几回:
1、投资、并购传统招聘网站:百度在大约2007、2008年的时候就试图开发人力资源行业,据说还跟智联招聘等国内较大的3家网站有过接触,考虑过投资甚至并购,但最后双方均认为时机还没有到来,放弃。

2、自建一个传统招聘网站:2011年1月,百度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百度人才咨询有限公司,在全国7个城市布局了400名员工。2011年4月份测试版上线,域名为rencai.baidu.com及job.baidu.com,网站格局跟传统招聘网站一样。

3、做LinkedIn式的HR主题社区:2011年9月22日,百度人才更名百伯,改版后正式上线。新版百伯算是百度做招聘的第一个正式产品,特色有:

---强调个人用户的个人中心;
---在新首页大幅砍掉招聘企业的广告;
---提供跨网站的职位搜索结果——百伯平台可以接入同行网站共享信息,并进行收益分成;
---“按效果付费”的盈利模式。
当时,李珍文在接受腾讯科技采访时说,跟智联招聘、51Job、中华英才等三大招聘网站的商业模式不同,百伯希望做基于互联网的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关注用户端的感受和交互。“LinkedIn的模式,是我们可能的方向。”


4、线下的百城战略:2012年4月,百伯又走线下路线,一举签约全国数十家前沿网络科技公司,在华北、华南、华东等各大省市设服务中心,在全国分散为企业提供招聘、互联网基础、网络推广等服务。

5、白领文化社区:2012年5月21日,百伯网和MSN达成战略合作,共建MSN中文网招聘频道,由百伯负责频道的内容和运营。

6、做招聘领域的垂直搜索:把招聘社区剥离到MSN白领招聘频道,同时,百伯则专心做覆盖全网的垂直招聘搜索。这个思路,应该是自2011年6月百度斥资3.06亿美元控股旅游搜索引擎去哪儿之后,摸索出来的搜索+垂直搜索的控制市场手段。

团队不稳


在摇摆的战略之下,成立才一年,2011年底,百伯CTO刘平川离职。2012年1月,百伯CEO李珍文离职。

按理说,百度要做招聘,李珍文应该是最不应该放弃的人才。李珍文2002年就加入智联招聘,历任智联易才西南大区总经理、智联招聘北京公司总经理、集团副总裁兼华东大区负责人等多个职务,2011年初被挖到百度后,又成为百伯的前身百度人才的创办人。

而CTO刘平川也是来自智联招聘的一员悍将,他在智联招聘担任过产品研发中心总监、数据运营中心总监、集团公司代理CTO,全面领导智联技术体系工作,跟李珍文一样是百度人才的创办人之一。

李珍文离职后休息了半年,6月份加盟招聘网站举贤网担任CEO。而自李珍文走后,由百伯管理层成员韩晓明出任总裁,接管公司整体运营,但CEO一职则一直空缺。而具体的公司方向也一直在辗转腾挪:做传统招聘、做社区、做搜索、跟百度资源互通……

时至2012年6月16日,@招聘研究网曾祥兵干脆发微博说:
百度已经放弃“百伯”了,在百度产品大全里面已经没有“百伯”的产品显示,说明百度对网络招聘市场已经大彻大悟,行业容量、进入壁垒高。

有人反驳称,百伯马上会再推新版本,加入社交功能。
但曾祥兵回答说:Social招聘是玩概念,社交是公开的东西,求职是私密的东西,二者是无法结合的。
Social,会是百伯的又一次摇摆?

怎么搞的?


一、首先百度对百伯到底要做什么,没想清楚。

1、定位没想清楚。一开始是传统招聘网站,后来想做SNS社区和招聘搜索并重,后来又转型成做招聘搜索,但又舍不得已经攒下的资源,继续想跟MSN合作运营白领招聘频道。
李珍文已经离开了的2012年3月底,百伯网站再次改版。虽然这次的改版重点是云集了700万条招聘信息“全能搜索”,但百伯仍难舍社会化旧情,加入了“公司点评”和“企业标签”功能,给自己添上招聘界的“大众点评”的色彩,贴上“招聘3.0时代”的标签。

2、盈利模式没想清楚。一开始,百伯也同样跟传统招聘网站一样在首页挂满了广告;但2011年9月改版时把首页的广告都撤了下来,强调自己按“按效果付费”;招聘搜索,又尝试的是跟合作网站商业分成。

3、一开始,连名字也没想清楚。百伯在2011年4月测试版上线时,还是叫做百度人才,用的是rencai.baidu.com及job.baidu.com两个域名。在2011年9月确定更名百伯后,才开始使用baijob.com,而到了2012年2月,又一度把域名改为uchuzhong.com。目前,百伯的baijob.com和uchuzhong.com两个域名都在使用。

用微博上@王文斌-上海天擎的一句话说:百度的搜索以外的业务方向从来没有想清楚过。

二、百度对百伯到底是圈养还是放养,也没想清楚。

独立于百度做管理运营,是百伯上线之后的高调主张。百伯团队一开始有过半的成员是从招聘网站挖来,而CEO、CTO也是空降的招聘行业老兵李珍文、刘平川。李珍文不止一次强调说,百伯有独立的专业团队管理运营,发展模式类似于奇艺。

在2011年9月发布的正式版百伯中的搜索功能显然是由百度的阿拉丁系统完成。但求职者在搜索职位时,百度的搜索结果也没有给百伯什么福利和优待:无论是竞价排名还是自然结果,58同城的合作网站的职位排得都很靠前。

“百度不会加大百伯的搜索权重”,当时李珍文对新浪科技说,百伯从百度获取的资源仅限于三项:一是两笔资金投入、二是搜索技术、三是部分资源购买可享受折扣,但仍需真金白银的投入。而且改名百伯,也是希望能进一步跟百度剥离。

但这就能证明百伯的独立了吗?却又不是。不可否认,百度仍向百伯输出品牌、流量和技术。李珍文当时说:“百度知道、贴吧、百科等资源平台都将为我们导入部分流量……”

再回想一下,百度通过SEM、百度联盟、全流量广告等形式提供价值约1亿元的推广资源。这意味着,百伯得在真正意义上依赖于百度,这1亿元的价值才能凸显。

三、搞得定用户、搞不定公司。

百伯再如何更名、改版、转型也甩不掉的,是传承自百度的个人用户导向的产品气质。百度依靠搜索起家,凭借的就是终端用户带来的巨大流量。借助用户流和信息流,百度还做成过贴吧、百科、知道、空间等产品。

因此,从2011年9月的百伯可以看到,网站的产品个性也同样是更关注用户端的感受和交互的:
1 推出个人中心,用户可以免费订阅、关注自己心仪的职位和企业,随时看到相关信息的更新,了解自己简历被企业跟踪的状态;
2 砍掉了传统招聘网站首页的企业广告轰炸;
3 做后端收费,“按效果收费”;
4 用搜索实现职位跟个人的精准匹配。

但,招聘市场却是一个相对的闭环。两方力量一方是求职者,另一方则是公司HR部门。百度的资源、重心都押在求职者这一段,却对跷跷板另一端的企业HR无能为力。这也正是华强北副总裁龚文祥所说的:搞得定求职者,搞不定HR是百度腾讯网易搜狐都失败网络招聘的共同原因。

辗转犹豫之间,市场始终看不清百伯的发展主线。2011年11月时,@展动力人才官方微博评价:
百度现在有些不知自己是谁鸟,以为自己用户量很大就可做什么成什么,错。现在微软之于必应,就是今后几年百度之于百伯,始终火不起来又不至于死掉(如愿意一直赔钱)。如招聘网站能做起来,腾讯早动手了,哪还轮得到百度?!

龚文祥认为这不只是百伯、百度的问题,而是互联网公司的劣势。他说:
百伯一推出,我就认为它做不起来,到现在也还是这个观点。招聘网站放置了很多职位来吸引求职者,创造大的流量完全没问题。但求职者是不会付费的。谁能付费呢?只能是公司HR。而公司HR都更青睐专业论坛、猎头以及面对面的沟通机会,想要仅仅靠并不专业的网络招聘、甚至只靠一个招聘搜索来影响HR是不太可能的,他们不会为此买单。现在智联招聘、51Job等大招聘网站已经抢占了前几名,所以能靠广告有一部分盈利空间,但就拿51Job来说,他们的深圳分公司100多号人里一大部分是做销售的,他们的盈利来源还是要靠线下销售来实现。所以期望线上招聘的流量直接变现,根本不靠谱。
所以腾讯、搜狐、网易想做招聘,都做不成,不止百度一家。






欢迎光临 长春网 (http://04316.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