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楼外设围挡
老楼已属危楼
老楼身世至今是谜
它的建筑风格与周围老楼格格不入,身世至今是个谜
相关部门对它进行围挡,正研究下一步的保护和利用
学者:此处曾住过多位达官显贵却无史料记载
城市晚报讯 在长春市天津路附近,有一栋二层品字形老楼在历经百年风雨沧桑后,依然坚挺地矗立在那,无论从建筑风格、质量,还是历史文化、意义来看,都让人肃然起敬。与此同时,它的身世之谜也让人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人说溥仪的叔叔曾住在这,也有人说它是当时政治人物郭宗熙的官邸,但由于相关资料里没有任何记载,这些都无法得到证实。
特别>>老楼群中 它的风格与众不同
5月25日,记者寻找到这栋老楼时,它的门前已经被铁板挡了起来,不过这丝毫不影响它自身独特的气质和历史沧桑感。这栋老楼位于长春市天津路和胜利大家附近,在周围的老楼中,第一眼就能看出它的与众不同。只见这栋灰色小二楼举架很高,楼的外面是一扇铁大门,在该二层小楼的一左一右,分别是两座门岗和车库,三栋房子合起来正好是“品”字形的建筑。
三栋房子相互结合的建筑风格,让它整体看上去显得很大气,即使在现在看来,只要给它重新装修,也丝毫不次于现在的一些别墅。而它楼顶墙外突出的三角形标志还有上面已经折了的旗杆,也显示出了它曾经应为达官贵人所用。
由于老楼的大门已经被铁板挡住,记者无法进入里面一探究竟,不过记者在之前采访中曾目睹过其内部构造。当时记者走进其中,发现该楼一楼通往二楼的楼梯是铁质的,楼梯扶手也是纯木质的。而里面每个房间的举架都特别高,并且每个房间的门都是红松木的,门的拉手是黄铜的,屋内地面铺着正方形的砖。由于年代久远,整栋楼不论外表还是内部陈设都有所破损,但依然能看出在那个时代高端的影子。
对这栋楼颇有研究的市民于占山说,他每次看到这栋楼房,总会有种特殊的感觉,毕竟这样的建筑已经很罕见了。
传说>>溥仪的叔叔和郭宗熙曾住这儿
那么这个与众不同的老楼,它到底存在多长时间了呢?又有哪些重要人物曾在这里出现?记者在对周围居民采访时,都表示这栋老楼应该已经存在上百年的时间,当初应该是日本人建的,而关于谁曾经居住在这里则是众说纷纭。
居民老冯在这栋老楼附近已经居住20多年时间了,虽然没走进老楼,但关于老楼的事情也听说不少。60多岁的老冯说,这栋老楼头几年还曾有人住在里面,后来老楼已属危楼,里面的人就陆续搬走了。很多人都说溥仪的叔叔曾在此居住多年,因此它在那时显得很高贵。
老冯说,虽然溥仪叔叔曾住这儿的说法流传已久,但具体情况谁也不清楚,据说曾有个老人对该楼非常了解,但随着这位老人的去世,现在已找不到对这栋房子更了解的人了。也许正是老楼的身份之谜,让它备受关注。
除了溥仪叔叔外,民间还流传这里曾是当时政治人物郭宗熙的住宅。据了解,郭宗熙起初是民国时期的政治人物,在吉林任职多年,伪满洲国成立后,郭宗熙在长春担任要职。
附近居民老李说,关于谁住在这栋老楼,民间流传最多的就是这两种说法了,但仔细想想能其实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郭宗熙毕竟早先就在吉林任职了,有可能是郭宗熙先住在这里,等溥仪的叔叔来到长春后,这里又让给了溥仪的叔叔居住。当然这只是他的猜测,不过想想也能说得通。
证实>>上世纪30年代老楼已经存在
今年95岁的祖大爷是这楼老楼附近年龄最长的人了,对于这栋老楼的身份,老人给出一个不一样的说法。老人说,他老家是秦皇岛的,7岁那年他就跟随母亲来到了长春生活。在他10多岁记事的时候,就看到过这栋老楼,当时他在位于东四条附近一家日本人的印刷厂打工,上班、回家的途中总能看到。他当时看到这栋老楼就感觉特别气派,不过由于当时是日本人的地盘,他不敢靠近看。
至于这栋老楼的身份,祖大爷则表示当时有一名姓祖的富人住在这儿。“这个是我年轻时听说的,有一名姓祖的富人住在这栋楼里。这名姓祖的富人全名我忘了,但他是经商的,本来和我是同根,但由于贫富差距太大,我们之间并没有联系。至于这名姓祖的富人在这住多长时间,后来又有谁在这住过,那我也不清楚了!”祖大爷笑着说,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上世纪30年代,就已经有这栋老楼了。
追根>>推断为“满铁附属地”所属楼
为了弄清这栋老楼的故事,记者从伪满皇宫博物院了解到,从该建筑的风格上看,确实应该有百年的历史了,而且该建筑也一直是民用住房。但现在的相关文物资料或地图中,都没有对这种建筑的任何记载,这栋老楼的身份至今还是个谜。
不过从老楼所处位置等细节往前推断,该楼可能是日本在建立“满铁附属地”时期所建,而该楼为“满铁附属地”的所属楼。记者查询《长春近代建筑》书籍资料了解到,1904年—1905年日俄战争日本取胜后,1905年俄国将长春至旅顺之间的铁路管辖权割让给了日本,日本称之为南满铁路,并于1907年开始修建长春火车站及周边的附属地设施,成立“满铁附属地”,1914年后陆续建成4000平方米的站舍,之后“满铁附属地”继续扩张。
从1907年到1931年,日本人利用各种手段扩张附属地的范围。在伪满时期绘制的一张长春市街图上,明确地标注着“附属地”的字样,它的范围南到今天的上海路,北到铁北二路,西到芙蓉桥附近,东到伊通河,总面积670公顷,当时附属地内日本人口达到1万多人。
所以从无论从这栋老楼的建筑风格,还是其现在所处于的位置,推断它是日本在扩张“满铁附属地”时所建设是有一定道理的!
欢迎光临 长春网 (http://04316.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 |